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你所不知道的抗美援朝:17万个名字,19万份思念

2023-08-27 17:14:43

来源: 腾讯网

辽宁日报微信 | 作者 张颖

这是一个平常的午后,阳光灿烂,岁月静好。位于沈阳皇姑区陵园街尽头的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里,不知名的参观者在烈士英名墙前留下了一捧花束。


(资料图片)

记者采访时看到放在英名墙下的花束。

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高矗的纪念碑。

这样的情景几乎每天都会发生。自1951年陵园建成后,这里就成为辽宁人民和志愿军老兵寄托哀思之地。

烈士英名墙以姓氏笔画为序。

英名墙上共镌刻了174407个名字。

这座下沉式广场,建于2014年。长130多米的英名墙上镌刻着志愿军烈士的名字,包括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牺牲和失踪的志愿军官兵、支前民兵民工、支前工作人员等,以及停战后至志愿军回国前帮助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生产建设牺牲和因伤复发牺牲的人员。

值得一提的是,烈士英名墙上面刻下的只有174407个名字,但实际上这174407个名字代表的是197653位烈士。

通往下沉广场英名墙的石板路。

如今,这面长130米的英名墙成了人们寄托哀思、祭奠英烈、寻访亲人的象征。

2021年,沈阳晚报全媒体记者王立军接到山东媒体同行打来的求助电话,想让他帮忙寻找一位名叫“曹文兴”的志愿军烈士。对方告诉他,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的曹文荣老人70年来一直在苦苦地寻找哥哥曹文兴的下落。根据曹文荣的描述,哥哥曹文兴出生于1930年,21岁订完婚还没来得及举办婚礼就参军到部队,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并牺牲在朝鲜战场。

也就是说,关于曹文兴的信息只有他名字上这三个字,要想找到关于他的相关信息无异于大海捞针。但王立军没有丝毫犹疑就接下了这个寻找任务。

王立军来到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与工作人员详细了解相关情况后,确认烈士墓中没有曹文兴。然后他就在烈士英名墙上找,先找到曹姓,然后一个一个往下看,当看到“曹文兴”三个字时,他的眼泪就出来了,“终于找到你了”。

英名墙上镌刻着“曹文兴”的名字。

2023年清明节,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县的陈六街和陈寿玉父子在这面长长的英名墙上寻找着“陈福平”的名字。当看到父亲名字的时候,76岁高龄的陈六街老人潸然泪下。

2019年起,退役军人事务部等部门启动帮助烈士寻找亲人活动。不少媒体同行都积极参与帮助志愿军烈士寻亲这一活动。2021年,退役军人事务部“烈士寻亲政府公共服务平台”正式启动。该平台采用信息化、新媒体等手段为烈士寻亲,进一步提升烈士寻亲成功率,帮助更多烈士早日找到亲人。

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纪念馆二楼展厅里,展陈着数枚四四方方的印章,它们静静地躺在那里,在射灯的照映下熠熠生辉。

2014年至2022年,9年间共有913位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到祖国的怀抱。其中多是无名烈士,在跟随遗骸一起回国的烈士遗物中发现的30余枚印章,让我们知晓了部分烈士的名字:王国清、赵国巍、董义图、刘金、李云珊……

王国清烈士的遗物中有一枚刻有他名字的印章。

赵国巍烈士的遗物是一枚刻有他名字的印章。

董义图烈士遗物,一枚刻有他名字的印章。

刘金烈士遗物。

李云珊烈士遗物。

通过这些小小的印章,30多位烈士的身份得以确认。

携带印章是志愿军战士的习惯,当时,很多志愿军战士是不识字的,印章是为了给家人写信的时候印上自己的姓名,而从事文书或者通信工作的人则更需要使用印章。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在70年后,小小的一枚印章发挥了另外一种作用。

志愿军烈士贴身衣物上的纽扣、皮带、鞋底等也是证明他们身份的重要物件。随着对9批在韩志愿军遗骸回国的9000余件遗物的深入挖掘和研究,有望让更多的“烈士无名变有名,从归国到回家”。

近年来,随着科技手段的进步,退役军人事务部通过对迎回的前8批825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DNA检材提取和鉴定工作,同时,结合烈士遗物、军事战史以及志愿军烈士遗骸挖掘信息等梳理了部分疑似烈士亲属名单,共为10名归国烈士确认身份、找到亲人。

第七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徐丹伟摄

第八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万重摄

第九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万重摄

70年前,你们出征,为保家卫国而战。70年后,你们归来,看山河无恙,国泰民安。

这大勇大爱,彪炳史册;这大仁大义,传颂千载。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17万个名字,19万份思念,永生永世,无尽无休。

关键词:

最新新闻
回顶部